看完了《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我觉得无所不能
最近看完了《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写个读后感,算是对这本书部分内容的实践,也就是读是最浅层的,一些道理必须要思考和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
这本书从人的大脑由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组成到分析人的行为与这些组成部分的关系,最后分析如何运用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讲了非常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看下来非常有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以下三个点。
急于求成是人的本能
急于求成是我比较大的问题,事情都在追求快,觉得时间很宝贵,必须要在xx小时内完成,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所以在遇到特别困难的点时总想着没时间了模棱两可的处理一下,最后做出来的东西其实自己也不是特别满意。
这本书里讲耐心是制胜的法宝,我非常认可,有时候慢就是快,慢下来多去思考,遇到困难就去把困难拆解,单独去解决,所有都解决了再在之前的基础上去做迭代优化,最后的成功想做的不好都难。
越能克服天性,耐心水平越高,越能成功。
构建清晰的目标
有时候行动力不强,是自己的目标不够明确清晰,想想也是,在早上拖延刷手机不起来学习最根本的原因我觉得一是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大脑很模糊,二是对自身的未来方向不够明确,信念不够强,比如我想做前端架构师,就得去拼命钻研开源项目源码、了解他们的思想,我不想成为平庸的人。有了信念加上清晰的目标,行动力会非常强大。
所以我每天晚上都会给第二天早上上班前的空闲时间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写具体事情的blog、手撕具体开源项目的源码,事情都确定下来。
刻意练习
一些道理和知识点在忽然get到的时候会非常开心,但其实这个时候不应该那么开心,因为这些东西还没有成为自己的。
在我们阅读鸡汤、技术博客/视频甚至学英语时了解到的内容必须要在日常中多实践,get到 -> 输出/思考 -> 反复实践才能成为自己的。
练习也是有技巧的,应当在舒适区边缘,内容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假如太困难,可以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逐一解决,也相当于在舒适区边缘。

Update
急于求成为什么是本能,主要是多巴胺驱动我们要快速得到反馈,一旦反馈减少,多巴胺下降,就感觉不那么爽了。其实多巴胺好的一面是它会促成你尽快完成当前的目标,质量虽然没那么好,起码是完成了,但是对于我这样的程序员来说,有些复杂的东西比如性能优化、框架底层原理等等不掌握到90分深度还是不够,需要有面对长时间没有及时反馈的勇气,还需要信念、自我要求去驱动达成。
文章里的还有个点我觉得也蛮重要的,一篇或者或者一本书又或者工作了一天,其实只要有一两个重点能去把握住,深入思考、反复练习就够了,太多太杂最后反而什么事都做的不好,还是要专注。